為發揚及維繫太魯閣族語言、歌舞、祭儀及民俗競技等文化,花蓮市公所14日上午9點,在中山公園盛大辦理「Mgay Bari太魯閣歲時祭儀活動」,這是花蓮市首屆太魯閣族歲時祭儀,族人們皆以感恩歡喜的心前往參加。
記者張麗英/報導
太魯閣Truku是劃分在泰雅族賽德克亞族支下的其中一群,在2004年正式正名成為第12個臺灣原住民族。花蓮市原住民部落皆以阿美族及撒奇萊雅族居多,近年來因大環境的改變及通婚的影響,太魯閣族人也漸漸遷移及散居於花蓮市。
歷年來花蓮市積極推動太魯閣族傳統文化事務,成立太魯閣族家政班,辦理研習及歲時祭儀,保存固有傳統祭儀及先人之生活習俗,凝聚族人自我認知及族群向心力,以提升太魯閣族傳統文化祭儀之內涵。
花蓮市太魯閣族人口約一千五百人,但由於是散居各里,因此從來沒有辦理過太魯閣族自己的感恩祭活動,市公所為發揚太魯閣族族群文化,特別在14日上午在中山公園,依循傳統盛大辦理感恩祭,希望讓族人透過祭儀的辦理凝聚向心與團結力外,也希望透過祭儀公開的辦理,凸顯族群文化特色。
花蓮市首屆太魯閣族感恩祭活動,除了有花蓮市長田智宣、立委蕭美琴、王立委廷升辦公司助理陳碩謀、花蓮縣政府原住民族行政處副處長督固.撒耘、縣議員笛布斯.顗賚、秀林鄉長許淑銀、代表會副主席吳施鴻、代表蕭民隆、李建興服務處主任李振瑋、撒奇萊雅族族族群委員黃德勇、太魯閣族族群委員林日金等嘉賓特別出席外,秀林鄉的太魯閣族人也踴躍參加這次的族群盛會,藉此跨鄉鎮交流。
這次的祭儀依循傳統,首先由祭師進行祈福儀式,希望除舊佈新外,同時帶領大家以乾淨的心迎接新的未來。緊接著傳統樂舞展演與大會舞,讓參與的民眾感染太魯閣族特有的樂曲與舞蹈文化特色。現場的傳統竹屋也再現過去祖先就地取材搭建屋舍的智慧,讓後人了解欣賞外,也從中了解過去太魯閣族生活起居的各面向。另外還有傳統手工藝品的展示,讓大家了解到花蓮市除了有阿美族、撒奇萊雅族精美的手工藝品外,太魯閣族的藤編、雕刻、飾品等,也深具特色。
會場中高齡82歲的胡春芳老師,為再現太魯閣族編織的好手藝,特別在現場進行製、捲、理線等步驟,並和其他工藝師完整呈現原住民織布的過程。她說,太魯閣族的女性必須習得編織好手藝才能成家,因此,編織對於她們來說是相當重要的,她的母親為讓她也有好手藝,還特別留下用牛骨製作的整線器,希望能代代相傳與發揚太魯閣族的編織文化,她珍惜的說,這份已有百年歷史的整線器,不但是母親對她的愛,更是太魯閣族的技藝文化之寶。
由於這場活動是花蓮是首屆太魯閣族感恩祭,因此,不老長輩帶的年幼的孫子一同出席參加,還有阿嬤開心的用竹簍背起孫女,她說,過去她年幼時也是被父母這樣背著到處工作,令人相當的懷念。
為讓活動精彩好玩,這次還特別加入剝花生和傳統背簍背地瓜競賽,市公所表示,花生和地瓜都是過去族人們的主食之一,因此這次特別設計趣味競賽,鼓勵部落裡老少參與,期盼藉由適合各年齡層參與的競賽辦理方式,鼓勵大家共同參與並增添活動的趣味性外,更希望讓老一輩重溫年輕時的生活經驗,也讓年輕人體驗到祖先的生活智慧與辛苦。
圖:太魯閣族搭配傳統音樂,跳起大會舞。
圖:82歲的胡春芳老師展現編織好手藝。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