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統日報有限公司. 地址:花蓮縣花蓮市和平路336號1樓之1 電話:038356141-3 hualien.info@gmail.com

2013年4月29日 星期一

林管處辦理新移民鯉魚山步道賞螢活動

林管處辦理新移民鯉魚山步道賞螢活動  記者陳奕嶙/報導   花蓮林管處今年推出一系列「新移民」新森活活動。27日由「鯉魚山步道賞螢趣」登場,在充滿芬多精的氛圍下,步道周遭黑翅螢繁星點點的螢光中,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新移民在享受自然生態的同時,還可以相互交流、分享在台灣奮鬥與生活的點點滴滴,建立起能相互支持與協助的關係網絡。   處長吳坤銘指出,本次為新移民辦理的「鯉魚山步道賞螢趣」活動共有4個梯次,分別於4月27日、5月4日、5月5日及5月11日舉行,其中5月4日及5月11日2梯次尚有名額,歡迎家中有外籍配偶、看護的家庭報名參加。林管處希望透過本次活動讓花蓮的新移民,認識台灣森林的生物多樣性,在這塊土地上盡情「森」呼吸,從鯉魚山賞螢開始,認識台灣獨特的生態環境及自然之美,進而帶動新移民對台灣生態環境的關懷,培養新移民保護這塊土地的行動力,從而展開新「森」活。   根據內政部統計,台灣每年約有11萬對新人結婚,「異國聯姻」就佔其中2萬對,表示每5.5對新人中,就有一對是與非台灣國籍者結婚。由於台灣對於其他各地文化接受度相當高,因此這些台灣新移民除了因地緣之便,有來自中國、東南亞、日本、越南等地外,更有遠從歐洲、美洲等地。這些新移民家庭,除了面臨到文化與語言方面的差異所帶來的不便,還要...

慈天宮慶祝聖母1054週年聖誕千秋

慈天宮慶祝聖母1054週年聖誕千秋  記者蘇紘慶/報導   花蓮歷史悠久的媽祖廟慈天宮,近期慶祝聖母1054週年聖誕,將有一系列的活動,廣邀花蓮鄉親闔家大小都能前來共襄盛舉,讓花蓮媽祖廟風華再造,宏揚媽祖慈悲濟世精神,共同祈求國運昌隆,普渡眾生。   慈天宮自今年4/9起興建牌樓整建工程,擴大寺廟規模。繼去年鐘鼓樓興建工程完成後,慈天宮的香火更加鼎盛,善男信女絡繹不絕,除了參與全省遶境活動,更將媽祖文化發揚光大。近期為慶祝媽祖誕生,邀請花蓮鄉親共同參與4/28、4/29、4/30明華園現場表演活動,5/1則慶祝媽祖誕生擴大熱鬧活動。   此次媽祖聖誕慶典由慈天宮管理委員會全程負責,願與廣大信眾一同祈求國家、地方能夠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經濟繁榮、社會祥...

花蓮縣全國率先禁止傳統市場屠宰活禽

花蓮縣全國率先禁止傳統市場屠宰活禽  記者林昀融/報導   農委會原訂計畫6月17日起,全國禁止傳統市場活禽屠宰政策將上路,花蓮縣基於H7N9疫情考量,將率先禁止傳統市場宰殺活禽,減少家禽傳染疾病風險。花蓮縣動植物防疫所指出,目前已設立3家合格家禽屠宰場,且經過防檢局派駐屠宰場獸醫師檢查合格,確保消費者食肉安全。   動植物防疫所指出,目前國內H7N9禽流感防疫由衛生署統一指揮全國防疫工作,各縣市農政單位配合執行家畜禽飼養場及屠宰場等防疫消毒。動植物防疫所除持續進行動物疫情監測及協助養禽場業者執行消毒,並針對全縣活禽市場、養禽場、養豬場及屠宰場,執行禽流感監測採樣,目前監測結果皆無異常。   此外,針對寵物鳥業、救傷野鳥、花蓮溪口候鳥排遺及公園野鴿監測結果,均未檢出有H7N9禽流感抗體或病毒,花蓮仍屬H7N9非疫區。花蓮養禽戶約108場(自家食用後院飼養不列入),皆列入嚴密監測及消毒,各鄉鎮市公所動物防疫人員每週前往轄內養禽場生物安全防疫輔導及疫情訪視調查,並將資料回傳動植物防疫所,層報農委會防檢局,動植物防疫所每日派員駕駛動物防疫消毒車至全縣各養禽場公共區域消毒、空舍消毒、疫情調查及養禽場採樣監測禽流感。   動植物防疫所強調,養畜禽農民、寵物鳥飼主及活禽相關從業人員應做好流感...

2013年4月25日 星期四

國防部軍眷服務處及營建署城鄉發展分署會勘仁愛新城

國防部軍眷服務處及營建署城鄉發展分署會勘仁愛新城 仁里村民感謝吉安鄉長黃馨 改善居民生活環境  記者林昀融/報導   吉安鄉長黃馨20日會同營建署城鄉發展分署長洪嘉宏、國防部軍眷服務處長林耀宗及立委服務處人員前往仁愛新城,針對五棟眷村宿舍的活化方向進行會勘,希望鄉公所能提供對於地方最適合的需求,作為中央整體規劃的參考。   吉安鄉「仁愛新城」在九十一年居民遷離後,就一直閒置至今,不但髒亂而且成為治安死角,鄉公所去年九月和軍方達成協議,將大約六千平方公尺空地和活動中心委託由鄉公所代管,目前已打通仁愛新城原有雜草巷道,民眾可直接往來中正路與南埔四街及仁里九街,不必再繞道而行,也已在廢棄眷村宿舍周邊整理出舒適空間讓民眾散步運動使用。   而靠近中正路一段的廣場及活動中心,目前鄉公所已著手進行綠美化及空間整理,將來可提供給社區作為平常的活動或是文化推展中心,包括投票、行政工作、鄉親聯誼都可開放申請進行使用。擁有八千多人口的仁里村,居住空間相當密集,幾乎都是住宅或商業區,公共活動空間少之又...

2013年4月11日 星期四

吉安鄉公所頒發原住民保留地權狀

吉安鄉公所頒發原住民保留地權狀62筆土地經多年申請後順利取得 記者李逸偉/報導  吉安鄉長黃馨昨天頒發原住民保留地權狀給原住民鄉親,立法委員鄭天財辦公室主任廖永清、立法委員孔文吉國會辦公室秘書楊金次、議員余夏夫、林秋美、花蓮縣政府原住民保留地科長曾梅珍、國民黨吉安鄉黨部主任劉佳乾等人都到場關心。總計頒發六十二筆,其中十一筆為土地所有權,十三筆為耕作權設定,農育權為三十三筆,地上權則有三筆,六十二位民眾都是經過多年申請及使用,才取得所有權及耕作權。  「我的未來不是夢!」經過多年的申請及使用,終於取得權狀,這是六十二位原住民族人的心聲及期待已久的心情。四十歲的莊李德代替媽媽表示,家人實際使用這塊土地已超過五十年了,期盼好久終於取得這張權力證明,雖然只取得他項權利設定權狀,仍然相當感動,未來會持續耕作好好爭取土地所有權。  取得所有權的二十八歲陳秀琴也指出,目前承租的房子一直無法取得所有權,經過二十五年了,從阿嬤到爸爸再傳到我,才終於拿到土地所有權狀,心裡真的真的很開心。鄉  長黃馨恭喜取得權狀的所有民眾,也安慰他們長期等待的心情,並表示希望在場立法委員辦公室主任們能將原住民心聲轉達給立法委員,以盡速修法縮短取得所有權的行政程序,達到耕者有其田的目標。也指出鄉公所民政課的承辦人員李有華...

黃健庭視察國家人文地理海岸廊道

黃健庭視察國家人文地理海岸廊道地方感謝縣府推動南迴建設用心 記者林昀融/報導  台東縣政府辦理「國家人文地理海岸廊道計畫第二期工程」,帶給南迴線各地煥然一新的感覺,縣長黃健庭10日前往視察時,大武鄉大武村長董炎輝代表村民表達感謝之意。  視察行程中,縣長黃健庭除宣示全力建設與促進南迴觀光的決心,也希望四鄉能夠將各自現有資源呈現出來,並設計屬於自己的套裝遊程,帶動產業及創造就業機會。南迴四鄉「國家人文地理海岸廊道」計畫,強調以象徵排灣圖騰的部落產業、部落溫泉、部落文化與部落學校所拼成的「部落地圖」,讓外來遊客除了欣賞以環境減量及生態工法的設計手法,今天來看第二期工程,其實都已經接近完成,對於空間的改善都將地方特色及亮點呈現出來了。尤其在大武火車站空間改善計畫,將原本雜亂無章的站前廣場及動線加入改變,並加上入口意象及原住民文化,其他地區也增加植栽、綠美化工程、社區景觀改造等,讓民眾及遊客可以感受整體的改變。大武多功能活動避難中心未來將提供附近民眾活動場所、部落豐年祭典地點,以及緊急避難點,尤其二樓的空間並有衛浴設備,是一個非常適當且寬敞的場所。大武鄉大武村長董炎輝感謝黃縣長及縣府推動這項工程,現在大武火車站看起來煥然一新,已不見過去陰暗的空間,成為大武的一...

台東首座最長跨距的預力箱型橋

台東首座最長跨距的預力箱型橋拉灣橋熱鬧通車  嘉蘭本部落與拉灣部通行無阻  記者林昀融/報導    跨越太麻里溪連接金峰鄉嘉蘭本部落與拉灣部落的拉灣橋改建工程,10日舉行通車典禮,行政院重建會張恒裕主秘、臺東縣黃健庭縣長、及金峰鄉章正輝鄉長及地方耆老仕紳都踴躍參加典禮。主秘張恒裕表示,98年8月莫拉克颱風侵襲,重創金峰鄉嘉蘭社區,拉灣橋及嘉蘭橋遭洪水沖毀造成,拉灣部落居民往返嘉蘭本部落需繞道台9線太麻里溪公路橋或冒險橫渡溪底便道。    行政院重建會督導「太麻里溪流域復建專案計畫」,重新檢討太麻里溪治理計畫及堤線,責由經濟部水利署易淹水計畫補助工程經費新台幣1億7千萬元辦理拉灣橋重建。完工後拉灣橋除大幅改善當地聯外交通,解決部落於汛期間對外交通中斷而形成孤島的風險,也可活絡當地的產業。    臺東縣黃健庭縣長表示,感謝行政院重建會協調經濟部提供經費,重建一座全台東首座最長跨距的預力箱型橋,可以一勞永逸,長長久久的提供一座安全的橋梁,感謝中央的協助,再一次證明,重建的工作重視原鄉居民的意願與需求。    金峰鄉章正輝鄉長代表村民表達感謝,拉灣橋今天完工,嘉蘭不會再成為孤島了,嘉蘭橋預定6月10日可以完工,今年年底溫泉人行吊橋完工,今年嘉蘭的全村環村道路完工,我們推動產業重建的基礎建設全部到位,嘉蘭的重建將比災前再好,感謝行政院重建會與縣府等各級單位與各界善心人士的協助,嘉蘭將自己站起來,金峰的重建今年將放光采。   ...

2013年4月9日 星期二

馬當部落原住民聚會所興建有眉目

馬當部落原住民聚會所興建有眉目   記者謝予恩/報導     臺東市長陳建閣爭取馬當部落原住民聚會所用地,經過部落長老、地方民意代表努力,目前已有定案,臺東市公所已經展開先期作業,期望能在獲得上級的土地使用變更後,早日興建,傳承部落文化。     馬當部落是臺東市原住民部落人口數最多的部落,人口數高達三千多人,但是部落從民國37年以來,每年舉辦豐年祭,都沒有固定場所,必須借用學校操場或是私人土地,讓部落相當困擾,因此,多年來,透過立委以及地方民意代表向上級爭取經費,但就是無法獲得首肯,市長陳建閣多次率同工務課長、原民課長一起北上爭取經費,終於有了回應。     市長陳建閣表示,馬當部落聚會所預定地,佔地約2500坪,目前是水稻田,也大部分是國有地,大部分的用地都將以承租的方式取得,每年付租金給地主,原民會已經先行補助二十三萬元給市公所作為規劃設計之用,希望能在今年六月水稻收割後,進行用地的整理,俾便部落舉辦豐年祭時使用。  ...

全中運台東代表隊 縣長授旗出發

全中運台東代表隊  縣長授旗出發 355位選手至宜蘭參賽  盼重振體育王國美譽   記者林昀融/ 報導     參加102年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的台東縣代表隊355位選手,於8日上午九時由縣長黃健庭親自授旗,將前往宜蘭縣參加比賽,縣長特別期勉所有選手放開個人心中的壓力,以平常心出賽,發揮平日訓練成果,為台東縣爭取最高榮譽,並保持前年全中運在台東及今年原住民運動會高金牌優異的成績,恢復台東縣「體育王國」的美譽。       今年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將於11日至17日在宜蘭縣舉行,而今天的授旗儀式由縣長黃健庭將一面縣旗授予代表隊總管理大溪國小曾英哲校長,預祝代表隊能旗開得勝及任重道遠,在曾校長揮旗下,縣長也與所有選手一起高喊三聲「台東縣!加油」振奮士氣。     台東縣全中運代表隊三百多位選手,國立台東體中仍是奪牌熱門學校,柔道、舉重可以說是金庫的來源,知本國中在101年全中運舉重獲得國中組3金2銀的佳績,並多項破大會紀錄,以及台東高中及東海國中輕艇項目,其他寶桑國中、海端國中的舉重項目,也在奪金的預估中,台東體中國、高男組軟網、射箭、跆拳道、游泳等項目也有拿牌希望,另外,台東高中、台東體中高男組田徑、海端國中及綠島國中木球、寶桑國中國女田徑等奪牌呼聲也相當濃厚。  ...

2013年4月7日 星期日

金針山原民保留地爭議多

金針山原民保留地爭議多 難以解套的土地爭議 金峰鄉暫由縣府管規劃 記者謝予恩/報導   金針山原住民保留地屬於金峰鄉公所,承租農民都是太麻里鄉民,引發金峰鄉公所難以解套的土地爭議,造成原承租者抗議收回,從民國58年至64年間省府開始辦理土地總登記時,金針山總面積達300多公頃,土地經行政院劃為原住民保留地。   金峰鄉長表示,金針山雖然無限期承租給合法承租的農民,但鄉公所的態度還是堅持協助原住民族人取得土地所有權。由於台東縣政府目前傾向合作農場開發方式進行規劃,雙方爭議暫時平息,但這一塊廣達300公頃的原住民保留地,未來鄉公所要如何收回,目前沒有時間表,但台東縣政府表示在爭議處理好之後,未來原住民保留地仍然會交回金峰鄉公所。   民國77年以後因為土地的不足,重新辦理增劃編。到了民國86年後,金峰鄉公所土地停止承租申請,直到民國86年後,金針山開墾使用的土地都被已視為違法占墾土地,也即目前金峰鄉公所向法院提起拆屋還地的民事訴訟的約200公頃土地。   金峰鄉公所雖然同意土地暫時由...

部落學童出書 自信返鄉開畫展

部落學童出書 自信返鄉開畫展 後山小手印原畫手稿 台東鐵花村盛大展出 記者林昀融/報導   伊甸基金會5日起至21日,於台東鐵花村舉辦「後山小手印」部落學童藝術創作展,展示15幅收錄於後山小手印圖文故事集中的學童原畫,一圓偏鄉孩子創作夢。   「後山小手印」部落學童創作展5日下午舉行創作分享會,創作社區之一的台東大武聖十字架慈愛修女會的排灣族孩子在老師的帶領下,與現場民眾分享部落故事及畫作,並以激昂振奮的大鼓表演,大展原住民特有的繪畫及音樂天賦。   對花東地區的許多部落孩子來說,學費昂貴的才藝課程與師資的缺乏,讓才藝學習變得只是夢想。有鑒於偏鄉與都市之間資源的落差,伊甸基金會聯合花東地區三個長期合作的在地社區─阿美族的水璉教會、布農族的桃源國小以及排灣族的大武聖十字架慈愛修女會,由社區老師帶著孩子一起拜訪耆老,採集部落傳說,再導入繪本創作師資,引導孩子用畫筆將一篇篇故事描繪成畫,共同完成後山小手印圖文故事集。   「我們等像雅錦這樣的繪本老師,已經等了30年了!」聖十字架慈愛修...

樂齡圖書館借閱率攀升

樂齡圖書館借閱率攀升 書籍堪稱全市最新最齊全  記者張麗英/報導 花蓮市樂齡圖書館借閱率逐漸攀升,許多熱愛閱讀的老大人在這裡享受徜徉浩瀚書海的樂趣,此處的書籍也堪稱全市最新、最齊全,歡迎民眾到樂齡圖書館享受書香,在字裡行間品味人生。 民國100年,花蓮市正式邁入分齡閱讀的「全齡學習」新領域。花蓮市立圖書館除了總館外,在進豐營區設立兒童分館,在主農里辦公處四樓空間創設樂齡分館,再加上總館闢建的青少年閱讀專區,花蓮市閱讀深耕走向分齡化、專業化,並更能落實「全齡閱讀」、「全齡學習」的願景。   市圖館長蔡淑香表示,因應老年化時代的到來,市公所輔導社區普遍設立銀髮族福氣站,希望可以提供長者多元照護服務。而為提升市民人文素養,市公所規劃書香社區來營造優質閱讀環境,並讓社區居民可以方便閱讀,運用原主農社區四樓的社區閱覽室空間,透過重新規劃來針對五十歲以上長者專設「樂齡分館」,其中將收藏養生、健康、休閒、旅遊及大字書,此外還有下棋及閱報空間,希望透過創意思維與作法,照顧到南區的讀者,也讓銀髮族可以享有更專屬的閱讀空間希望透過大家攜手努力,共創優質的閱讀環境。  ...

2013年4月5日 星期五

縣府推動重大投資 台東就業增

縣府推動重大投資  台東就業增 招商成果暨就業徵才   創造三千工作機會  記者林昀融/報導   未來一年台東縣增加3千個就業機會,縣府為改善經濟與就業問題,積極推動各項重大建設,以及各項產業之改善與升級,希望吸引民間投資並創造就業機會。近年積極對外招商,期能發展台東縣的特色產業,活絡台東經濟並吸引人才來台東   縣長黃健庭表示,在未來一年將有3千3百個工作機會等著大家,清明連續假期即有一波的聯合徵才活動,希望年輕人回鄉打拼。縣府於今日上午11時在縣府簡報室召開記者說明會,由黃縣長親自以數據向縣民及外界說明,也有不少廠商業者出席表達對縣府近年來積極改善投資環境的支持。   黃縣長說,台東縣過去長久以來一直苦無工作機會,因此,台東縣人口數逐年下降,由民國61、62年的近30萬人,目前則僅約計22萬6千人左右,以及由投遞履歷表到縣府希望介紹工作的案件,即可證明台東工作機會欠缺。經過縣府團隊的努力之下,已成功吸引企業來台投資,如「台東電影商城」及「利家工業區-國際珠寶城」之進駐、綺麗商旅、山月國際渡假村、娜路彎花園、多那之咖啡蛋糕烘焙、離島免稅購物商店等等重大投資案共34案,總計投資金額123億7千6佰萬元,並將創造台東就業機會達3000人次。  ...

2013年4月3日 星期三

玉里米飄香 池上踏稻浪

玉里米飄香 池上踏稻浪 黃玉振視察東台灣特色客家 記者林昀融/報導     客家委員會主委黃玉振1日走訪花蓮縣玉里鎮及台東縣池上鄉,視察當地客庄生活環境營造情形,並與鄉親話家常、分享客家事務推展心得。      參訪行程第一站抵達位於花蓮縣玉里鎮的「玉里客家生活館」,從各種客家藝文展覽到藝術家駐館計畫,都讓小而美的「玉里客家生活館」聲名大譟,更成為玉里鄉親休憩的好去處。    主委黃玉振表示,若能將油桐樹栽植得更加健康、茁壯,未來玉里鎮可利用客家生活館周邊綠地及小舞台辦理客家桐花祭活動,讓花蓮鄉親也有賞春雪的好去處。     此外,黃主委強調,客委會規劃以「米香廊道」為花東客庄區域產經整合的主題,因為稻米正是花東最大亮點;他也特別讚揚玉里米香甜Q彈,盼玉里能以獨門自然農法,拋開農藥及化學肥料,種植出更好的稻米,不但要和鄰近的富里鎮及池上鄉有所區隔,更要急起直追、迎頭趕上!    ...

2013年4月2日 星期二

花蓮市公所改善殯儀館內部設施

花蓮市公所改善殯儀館內部設施 獲得縣府補助改善喪葬設施經費120萬  記者張麗英/報導   花蓮市殯儀館遷移勢在必行,但在遷移位置尚未定論之前,市公所依然善進維護責任,爭取預算進行內部妥適修繕,今年獲得縣府補助改善喪葬設施經費約一百多萬元,進行遮雨棚、花台、空調等設備,希望提供民眾更安全、舒適的祭拜空間。   今年縣府補助一百二十多萬元,進行花蓮市殯儀館改善喪葬設施及葬儀計畫,花蓮市公所主任秘書陳志強、建設課長馮獻毅、殯葬管理所長詹益盛等人前往會勘後決定,將這筆金額投入遮雨棚、發電機、小花台、空調更新等項目。   市公所殯葬管理所長詹益盛表示,雖然殯儀館要面臨遷移,但遷至何處尚未定論,市殯儀館是花蓮地區唯一的公有喪葬、喪禮儀式舉辦的空間,但其內部設施老舊,牆面多處斑駁、照明、空調、衛生設備、辦公場所、檢驗所、停靈室等設備,相當長的時間都沒有更新,多處破損,除了地面坑洞外,每逢大雨也經常漏水,部分區塊還有積水發生,為了使用者的安全、需求,並且尊重往生者最後的尊嚴,市公所持續爭取預算進行必要的設備改善。   至於備受民眾關心的「殯儀館將遷至何處」,目前尚無定論,縣府民政處已成立專案小組,曾經在壽豐、吉安、花蓮市、新城等各處進行評估,但尚未決定最後位置,同時殯儀館遷移經費龐大,需要多方...